【視頻】養殖場臭氣熏天的糞污不需要干濕分離,發酵成無臭液態肥全量還田更具優勢#發酵液態肥#糞污環保資源化
在農業發展的進程中,畜禽養殖帶來的糞污處理難題一直是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。然而,一種名為 “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” 的模式,正以其獨特的優勢破解這一困境,為農業綠色轉型注入新活力。它不僅響應了國家政策導向,更在技術應用、效益提升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,成為連接養殖業與種植業的關鍵紐帶。
政策引領:糞污資源化成必由之路
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絕非孤立的行業行為,而是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的系統工程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,這是關系人居環境、耕地保護、清潔能源等多個領域的民生實事,上連養殖業,下接種植業,對推動畜牧業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意義重大。
從政策層面來看,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》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,為糞污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。2022 年 11 月,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在廣西南寧召開的現場會,更是系統總結工作成果,部署下一階段重點,強調要堅持種養結合、政策支持、市場引導、就地就近的原則,創新利用模式,保持戰略定力,“一張藍圖繪到底”。
會議明確提出多項具體要求:繼續核查規模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水平,推動設施升級;構建長效機制,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,促進科學還田;將更多養殖戶納入整縣推進項目,助力其與現代畜牧業銜接;配合開展氨排放控制試點,探索惡臭氣體減排路徑;做好頂層設計,協同推進畜牧業減污降碳,助力 “雙碳” 目標實現。這些政策舉措為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的推廣鋪平了道路。
技術解析:全量還田的運作奧秘
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,核心在于通過科學處理,將原本令人頭疼的糞污轉化為可直接施用的有機肥料。其技術原理清晰,操作流程簡便,卻能實現 “變廢為寶” 的神奇轉變。
這種技術無需復雜的設施投入,僅需建設兩個交替使用的圓形儲糞池。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這種模式,將養殖場所有動物糞便、污水集中到這兩個池中,采用兼氧復合微生物與酶制劑組合進行液態發酵。短短 7-15 天,就能將糞污轉化為無臭、安全的液態生物菌肥,其中重金屬和抗生素殘留被降低到可忽略的范圍,對植物不產生燒根、燒苗危害,且符合 NY/T2596-2014 沼肥標準。
其處理流程體現出高效循環的特點。以 A 池和 B 池交替使用為例,最初 1-45 天,養殖場所有糞污進入 A 池,每天約 27 立方米,同時會蒸發 2-5 立方米。到第 45 天,糞污改進入 B 池,此時向 A 池加入激活后的 “畜禽流體糞污快速發酵劑” 或直接使用 “液態糞污快速發酵活菌劑”,若有攪拌裝置,每天啟動 2-3 次,每次 2-3 小時。受季節、糞污中消毒劑和抗生素等因素影響,發酵 7-15 天即可完成。此時糞污渣大部分溶解且無臭味,可就近還田或通過罐車運送,45 天內就能清空 A 池,隨后再處理 B 池,如此循環往復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處理池建設在透明薄膜大棚中,這一設計使其不受季節影響,南北方四季均可實施,且能避免對外產生臭氣、蒼蠅、糞污排放等污染問題,無論是新建養殖場還是舊養殖場都能適用。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,還可設置不同大小的多個儲糞池,只要滿足液態糞污的儲存和發酵時間即可靈活運用。
多重優勢:全量還田的價值所在
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模式之所以值得推廣,源于其在成本、環保、資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,全方位展現出綠色農業的發展潛力。
在成本控制上,該模式優勢明顯。相較于傳統糞污處理需要的大量設施投入,全量還田利用僅需建設兩個簡易發酵池,糞污收集、處理、儲存設施成本大幅降低。對于中小型養殖場和散戶而言,這種低成本模式有效降低了環保門檻,讓更多養殖主體能夠承擔起糞污處理的責任,避免了因成本過高而放棄處理導致的污染問題。
從資源利用角度看,全量還田實現了養分的高效回收。畜禽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氮、磷、鉀等營養元素,傳統處理方式往往會造成養分流失,而全量還田利用通過液態發酵,將這些養分完整保留在液態生物菌肥中。當這些肥料施用于農田,能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營養,促進作物發育。同時,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還能改善土壤結構,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減少土壤侵蝕和干旱問題,實現耕地質量的持續提升。
在環保方面,該模式成效顯著。傳統養殖場糞污處理不當,易產生惡臭氣體,滋生蒼蠅,糞污排放還會污染水體和土壤。而全量還田利用通過密封發酵,將糞污轉化為無臭肥料,重金屬和抗生素殘留大幅降低,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。配合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氨排放控制試點等工作,還能探索出氨氣等惡臭氣體減排的有效路徑,為畜牧業減污降碳、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力量。
此外,這種模式還能促進種養結合的良性循環。養殖場的糞污經過處理后成為種植業的優質肥料,而種植業的發展又能為養殖業提供飼料來源,形成 “養殖 — 糞污處理 — 種植” 的閉環系統,讓農業生產各環節緊密相連,提高農業整體效益。
實踐意義: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
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模式的推廣,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實踐意義,是實現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的重要途徑。
在生態保護方面,該模式有效解決了養殖場糞污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。通過減少污染物排放,改善了養殖場周邊的人居環境,讓農村地區遠離糞污污染的困擾,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奠定基礎。同時,土壤質量的提升和耕地保護的加強,保障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,促進了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。
對于農業產業發展而言,全量還田利用促進了養殖業與種植業的協同發展。養殖場不再是單純的污染源頭,而是為種植業提供肥料的 “資源庫”,種植業則通過吸收利用這些資源實現增產提質,形成相互促進的產業格局。這種種養結合的模式,降低了種植業對化肥的依賴,減少化肥使用量,既降低了種植成本,又提升了農產品品質,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從社會層面看,該模式推動了畜牧業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,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。隨著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培育,還能創造新的就業崗位,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合理利用。同時,全量還田利用助力畜牧業減污降碳,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農業領域的有效解決方案,體現了農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與擔當。
畜禽液態糞污全量還田利用模式,以其獨特的技術設計和顯著的綜合效益,成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優選方案。在政策的持續推動和技術的不斷完善下,這一模式必將在更多地區得到推廣應用,為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,讓養殖業與種植業在循環共生中實現高質量發展,繪就農業生態和諧的美好畫卷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:劉小任 18176895589(微信同號)
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
廣西助農公司有著豐富的解決養殖場環保的經驗,專業配套產品全面(幾十個)大量成功案例,能夠針對你的養殖場進行“一場一策”制定解決方案,讓你的養殖場用最少的設施投入達到解決環保、糞污資源化的目的,形成現代生態養殖循環。“公司+農戶”我們可以做出解決環保與處理糞污示范,確定效果后再推廣;協助政府部門進行示范建立與培訓。并且提供上門服務(快速解決家禽養殖上的疾病、環保、肉品質等問題)。與國內300多個環保公司合作常年定制和運用我公司生產的產品,2萬多個養殖場長期使用我們的環保產品。
- 上一篇:全國部分地區玉米、豆粕行情資訊及價格對比(2025年7月8日) [2025-07-08]
- 下一篇:【視頻】為養殖減少人工清理糞便,制作發酵床養殖是明智選擇#發酵床發酵劑 [2025-07-08]